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5.22.11
中图分类号:R197
郑斯丽1, 莫夏丽2, 刘昊祎3
| 【作者机构】 |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医务部;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质控科;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科 | 
| 【分 类 号】 | R197 | 
| 【基 金】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F20241858)。 | 
四级手术是指具有高风险性、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资源消耗多或涉及重大伦理问题的外科手术[1]。作为医疗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四级手术管理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9年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以来,出院患者中四级手术占比已被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成为评估医院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的重要医疗质量功能定位指标[2]。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的延伸,是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提升四级手术质量与安全而提出的一种新的MDT模式,与以往的MDT比较,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更强调的是针对四级手术患者的术前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参加讨论的学科根据患者病情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决定,参加讨论的人员需集中讨论,通过多学科的讨论意见,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保障手术质量和安全[3-5]。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分析干预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数据,探讨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在四级手术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作用,为四级手术科学、规范、安全开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024年1月至12月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出院患者435例,按照是否实施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分为常规组(212例)和干预组(223例),研究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桂民医伦审通字〔2024〕17号)。
纳入标准:出院患者病案首页符合ICD-10国家临床版主诊断编码为C53.900伴主手术码为68.69,且年龄≥18岁,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数据;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发生远处转移或不完整数据者。
1.2.1 研究流程 本研究通过收集常规组和干预组关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获得性指标,旨在评估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四级手术管理体系提供循证依据。
1.2.2 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 采用PSM法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症(慢性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贫血、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基线资料,采用近邻法对干预组及常规组进行1∶1配对,卡钳值为0.2倍的标准差。
本研究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通过Python 3.8软件实现PSM。匹配后数据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当理论频数<5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当理论频数<5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SM前,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及合并症(慢性呼吸系统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SM前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注PSM:倾向性评分匹配。
经PSM匹配后,干预组术前住院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PSM后两组效益指标比较[M(P25,P75)]
 
    注PSM:倾向性评分匹配。
经PSM匹配后,两组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SM后两组术后获得性指标情况比较
 
    注PSM:倾向性评分匹配。
干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较常规组有所延长,由于需要整合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个专科的专家意见,在确定讨论时间时往往需要考虑各科室工作安排,特别是对于高年资专家而言,其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协调更具挑战性。此外,完整的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要求提前准备详尽的病例资料,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果和专科评估意见等,这些准备工作也需要额外的时间投入。但这种时间投入在诊疗过程中获得了显著回报。相较于常规诊疗模式,干预组患者总体住院时间呈现缩短趋势,这一现象印证了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价值——通过整合各专科优势,在手术方案制订和术后治疗措施选择上实现精准决策,从而提升手术安全性、治疗有效性和整体诊疗效率。
在费用方面,干预组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这与江涛等[6]、张娜等[7]及袁媛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 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方式改革背景下,如何在节约医疗成本的前提下又不降低医疗质量是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导向下,干预组在讨论四级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案的同时对手术耗材、药品的遴选遵循“价廉效优”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药品、耗材的成本,集思广益为手术病例制订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通过开展四级手术病例的术前多学科讨论所制订的手术治疗方案不仅提升了手术质量与安全,也有效降低了不合理费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四级手术病例的术前多学科讨论对术后获得性指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可见术前多学科讨论所制订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9]。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术前风险评估不到位有关,其中风险影响因素最大的为患者的基础疾病及麻醉等。在本研究中,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对参加讨论的科室及讨论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对于合并其他科室疾病,且疾病对手术有潜在风险或可能影响手术方案或患者术后转归的择期四级手术病例,务必邀请相关专科会诊并参加术前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术前风险评估、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手术替代方案、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因此,术前讨论邀请的会诊科室以患者的基础疾病涉及的科室及麻醉科为主,这些专科的参与很好地弥补了妇科专科在其他专科疾病对手术风险的影响及治疗上的不足。
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是一种集结多个相关学科在术前集思广益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治疗方案的模式,研究证明这种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获得性指标,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该模式契合当前DRG/DIP医保支付改革导向,在控费增效的同时保障诊疗规范性,是一种良好的医院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10]。
虽然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目前该模式的讨论流程、参与人员资质、决策标准等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科室的执行标准差异较大,甚至可能影响讨论质量,需要医院明确制订其标准化操作流程,参与科室职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其次,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时间及管理成本,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基层医院,可能难以常态化运行,导致推广受限,需要推动分级诊疗下的区域协作,助力基层医院开展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11-12]。
未来,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的发展可通过构建智能化协作平台,整合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优化多学科协作流程,实现多学科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智能分析;通过开展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模式的标准化研究,制订可量化的质量评价体系与医保配套政策,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该模式向精准化、智能化、同质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效率,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联合讨论的新模式。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谭申生.安全诊疗关口前移—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释义[J].中国卫生,2023(5):38-39.
[2]黄伟,牛培勤,胡龙军,等.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编码统计填报实践[J].中国病案,2022,23(11):1-2,29.
[3]邹晓琦,于宏,彭蔚,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多学科诊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医院,2025,25(1):68-71.
[4]毛一晴,康定鼎,张博文,等.国内外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22,26(3):18-21.
[5]孙湛,杨丽,邵雨婷,等.多学科诊疗模式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6):37-40.
[6]江涛,王冰,张磊,等.多学科协作诊疗助力直肠癌手术质量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4):39-42.
[7]张娜,宋金霞,陈红华,等.多学科协作诊疗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实用医药杂志,2019,36(5):476-479.
[8]袁媛,朱玲玲,胡月,等.应用多学科诊疗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手术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2):1364-1368.
[9]朱越,孙迎春,马贺,等.凶险性前置胎盘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临床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3):245-246
[10]陈朝晋,吕传爱,胡旭东,等.DRG支付下肿瘤专科医院管理模式变化探讨与分析[J].中国医院,2023,27(1):93-95.
[11]杨亚,梁晨,陈桢,等.国内外多学科诊疗模式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2):16-19.
[12]毛一晴,康定鼎,张博文,等.国内外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22,26(3):18-21.
Effectiveness of a preoperative multidisciplinary joint discu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PSM method for four-level surgery in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