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5种成分的含量

徐阿古达木1, 陈红梅2, 美丽2, 阿如罕2

【作者机构】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分 类 号】 R284.1
【基    金】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2YFSH0035)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GXKY2200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DK2021060)。
全文 文内图表 参考文献 出版信息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5种成分的含量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5种成分的含量

徐阿古达木1 陈红梅2 美 丽2 阿如罕2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一测多评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3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设为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85、403、254、300 nm,进样量为5 μl。以胡椒碱作为内标物,建立没食子酸、鞣花酸、桂皮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相对校正因子(fs/i),使用两台不同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和3种不同的色谱柱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并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的结果,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胡椒碱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24%~104.53%;RSD为0.84%~1.63%。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与内标物胡椒碱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569 3、0.630 4、2.985 0、1.003 4;不同仪器和不同色谱柱所测得fs/i的RSD均<2.0%;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含量测定的相对误差<2%,表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5种成分准确可行,对蒙药那仁满都拉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蒙药那仁满都拉;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蒙药那仁满都拉又名升阳十一味丸、扫吉德-11,出自《至高要方》[1],记载于《蒙医百科全书》[2]、《内蒙古蒙成药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4]。本方性温,由益智50 g、蒺藜30 g、冬葵果30 g、荜茇40 g、石榴100 g、肉桂10 g、黄精30 g、红花30 g、天冬30 g、玉竹40 g、天花粉30 g等11味药组成。具有温肾、利水、消食、燥“协日乌素”之功效。方中荜茇、石榴、肉桂、益智、红花为五味清浊散的成分,是该复方制剂的主药;黄精、天冬、玉竹、天花粉、蒺藜为塔本温都苏丸的成分,是该复方制剂的辅药;冬葵果为该复方制剂的佐药。临床用于胃寒、浮肿、水肿、肾寒腰痛、遗精、尿频等疾病,因具有明显的效果,使用至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抑制肿瘤、肾脏保护等作用[5]

一测多评法借助相对校正因子,只需测定一个成分(内标物),即可实现对多个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6-7]。本研究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那仁满都拉中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胡椒碱等5种成分的含量,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建立蒙药那仁满都拉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60 Infinity Ⅱ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InertsilODS-3C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日本岛津科技有限公司);ZOR BAX SB-C18 柱(4.6 mm×250 mm,5 μm)(美国Agilent);Hubble C18 柱(4.6 mm×250 mm,5 μm)(深圳市恒谱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科技有限公司);QUINTIX35-1CN型电子天平(万分之一,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没食子酸对照品(批号:110831-201906)、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批号:111637-201810)、鞣花酸对照品(批号:111959-201903)、桂皮醛对照品(批号:110710-202223)、胡椒碱对照品(批号:110775-202107)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为色谱纯,其余均为分析纯;蒙药那仁满都拉3批(批号:20200351、20210621、20210846)购买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房。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Inertsil ODS-3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85%~72%(B);8~20 min:72%~46%(B);20~38 min:46%~22%(B);38~45 min:22%(B),检测波长设为没食子酸285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 403 nm、鞣花酸和桂皮醛254 nm、胡椒碱30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5 μl,柱温:30 ℃。该色谱条件下混合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色谱图见图1~2。

图1 混合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1:没食子酸;2:羟基红花黄色素;3:鞣花酸;4:桂皮醛;5:胡椒碱。

图2 蒙药那仁满都拉样品高效液相色谱

1:没食子酸;2:羟基红花黄色素A;3:鞣花酸;4:桂皮醛;5:胡椒碱。

2.2 溶液的制备

2.2.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的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桂皮醛、鞣花酸和胡椒碱对照品,放入25 ml容量瓶中,加75%的甲醇溶液,分别配制成浓度为没食子酸0.096 mg/ml、羟基红花黄色素A 0.086 mg/ml、桂皮醛0.030 mg/ml、鞣花酸0.068 mg/ml、胡椒碱0.148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蒙药那仁满都拉粉末1 g,放入25 ml容量瓶中,加75%的甲醇超声提取30 min,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供试品溶液。

2.3 线性关系考察

取“2.2.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0.5、2.5、5.0、7.5、10.0 μl),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将对照品浓度设为横坐标(X),将峰面积设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见表1。

表1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2.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按照“2.1”的色谱条件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和胡椒碱峰面积RSD分别为0.09%、0.17%、0.17%、1.70%、0.13%,提示仪器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2.2.2”项下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12、24 h按照“2.1”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测得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和胡椒碱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71%、0.22%、0.88%、0.59%、0.82%,提示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量取3批蒙药那仁满都拉粉末(批号:20200351、20210621、20210846),按“2.2.2”的方法制得6份供试品溶液,照“2.1”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和胡椒碱含量的RSD分别为1.25%、0.17%、0.88%、1.56%、0.77%。提示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3批蒙药那仁满都拉粉末(批号:20200351、20210621、20210846)0.5 g,每份分6份,加入没食子酸、桂皮醛、鞣花酸、胡椒碱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比例为1∶1,按“2.2.2”的方法,制成6份供试品溶液,以“2.1”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没食子酸、桂皮醛、鞣花酸、胡椒碱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平均回收率均在规定范围内,提示该方法回收率良好。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2.8 相对校正因子的确定

取“2.2.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0.5、2.5、5.0、7.5、10.0、12.5 μl,按照“2.1”的色谱条件,以胡椒碱为内标物,通过公式fs/i=fs/fi=(AS×Ci)/(Ai×CS)(AS 为内标物胡椒碱的峰面积,CS 为内标物胡椒碱的质量浓度,Ci 为待测成分的质量浓度,Ai 为待测成分的峰面积)计算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见表3。

表3 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结果

注P为内标物。

2.9 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

2.9.1 不同仪器和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本研究以胡椒碱为内标物,考察在不同仪器:美国安捷伦Agilent 1260 InfinityⅡ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日本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tsil ODS-3C18、ZORBAX SB-C18、Hubble C18 对fs/i的影响。结果提示,更换仪器和色谱柱对fs/i影响不大,见表4。

表4 不同仪器和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注P为内标物。

2.9.2 不同柱温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28、30、32、35 ℃等不同柱温条件,以胡椒碱为内标物,考察其柱温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柱温对相对校正因子影响较小,见表5。

表5 不同柱温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注P为内标物。

2.9.3 不同流速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本研究考察1.0、1.2、1.4 ml/min等不同流速时,以胡椒碱为内标物,其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流速对相对校正因子影响不大,见表6。

表6 不同流速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注P为内标物。

2.10 待测成分色谱峰的定位 本研究选取没食子酸、胡椒碱作校正物进行两点校正[8-9]。经Agilent 1260 Infinity Ⅱ型高效液相色谱议及Inertsil ODS-3C18 色谱柱进行测定,得出没食子酸和胡椒碱的保留时间为横坐标(X),以同一色谱设备、使用其他两种色谱柱测定的保留时间为纵坐标(Y)来建立校正方程,并推算出各成分色谱峰的预出峰时间,再从实际测得的色谱图中找到相应的色谱峰,变换仪器重复测定。将各待测成分预出峰保留时间与实测的保留时间进行对比,二者差值即为绝对误差(absolute eerror,AE)。在色谱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更换色谱仪器和色谱柱后,各成分色谱峰的实测保留时间与预测出峰时间偏差较小。结果提示,两点校正法可用于定位各成分相对应的色谱峰,见表7。

表7 各成分预测出峰时间

注AE:绝对误差。

2.11 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分别称取3批不同批次样品9份,以“2.2.2”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按照“2.1”色谱条件进样,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分别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进行含量计算,以相对误差作指标,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2%,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行,见表8。

表8 5种成分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mg/g)

注RE:相对误差。

3 讨论

蒙药那仁满都拉处方中石榴、红花、肉桂、荜茇均为主要药材,石榴中主要指标成分为没食子酸,具有抗菌、抗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鞣花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物质,具有明确抗菌、抗肿瘤、抗氧化作用的药理活性[10-13]。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改善肾功能、降血糖等药理活性,肉桂中主要成分桂皮醛具有抗炎、抗肿瘤、降糖等药理活性[14-18]。荜茇的主要成分胡椒碱具有抗菌消炎、调节糖脂代谢等活性[19-20]。故本研究以没食子酸、桂皮醛、鞣花酸、胡椒碱、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性成分。在内标物的选择上,以胡椒碱为内标物,因为其容易获得,廉价,有效。

蒙药那仁满都拉含量文献报道中测定的为单味药的一个指标。本研究运用一测多评法检测蒙药那仁满都拉中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鞣花酸、桂皮醛和胡椒碱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一测多评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蒙药那仁满都拉质量控制的依据。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罗布桑却因丕勒.哲对宁诺尔[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蒙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成药标准[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娟娟.蒙药那仁满都拉及组方药塔本温都苏对 “布格仁哈崩”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4.

[6]郑正,付鹏.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血府逐瘀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21,27(9):69-72,85.

[7]智雪枝,张博,田兰,等.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辛夷配方颗粒中4种成分[J].中成药,2021,43(2):332-336.

[8]贾文婷.蒙药方剂肉豆蔻-8散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2018.

[9]宝鲁尔,陈红梅,吴杰斯,等.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69-75.

[10]美丽.蒙药那仁满都拉质量标准提升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

[11]张海英,张文馨,赵文静,等.五倍子酸通过调节人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7(1):125-132.

[12]高章远致,李国浩,郭凡,等.五倍子单宁酸体外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5):5-8.

[13]何宇鸿,梁敏桐,刘璐群,等.鞣花酸药理作用综述[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3):216-217.

[14]牛芬溪,刘悦,刘雅楠,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21,56(17):1372-1377.

[15]高海珣,杨秀芬.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41-44.

[16]刘黎琼,刘泽林,金梦迪,等.桂皮醛对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11):665-667,671.

[17]李艳,苗明三.肉桂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J].中医学报,2015,30(9):1335-1337.

[18]张利青,张占刚,付岩,等.桂皮醛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4568-4572.

[19]李兴平,雷玲,邓文龙.荜茇的解热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2):108-111.

[20]杨艳敏,张克交,张彦栋,等.胡椒碱和荜茇宁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及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508-2514.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components in Mongolian medicine Narenmandula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XU Agudamu1 CHEN Hongmei2 MEI Li2 A Ruhan2

1.College of Mongolian Medicine and Pharmacy,Inner Mongolian Minzu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ongliao 028000,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ongliao 0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five components in the Mongolian medicine Narenmandula.Metho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adopted.An Inertsil ODS-3C18 chromatographic column (4.6 mm×250 mm,5 μm)was used.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A)-0.1%phospho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B).Gradient elution was carried out.The flow rate was set at 1.0 ml/min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s were 285,403,254,and 300 nm,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5 μl.Using piperine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fs/i)of gallic acid,ellagic acid,cinnamaldehyde,and hydroxysafflower yellow pigment A were established.The durability of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wo differen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struments and three different chromatographic columns,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method and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ere compared,and the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 was verified.Results Gallic acid,hydroxysafflower yellow pigment A,ellagic acid,cinnamaldehyde,and piperine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linear ranges,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of sample addition was 94.24%-104.53%.The RSD ranged from 0.84%to 1.63%.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among gallic acid,hydroxysafflower yellow pigment A,ellagic acid,cinnamaldehyde,and the internal standard piperine were 0.569 3,0.630 4,2.985 0,and 1.003 4,respectively;the RSD of fs/i measured by different instruments and different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was all less than 2.0%.The relative error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by the one measurement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ere less than 2%,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ive components in the Mongolian medicine Narenmandula b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method is accurate and feasible,and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ongolian medicine Narenmandula.

[Key words] Mongolian medicine Narenmandula;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 method;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ontent determination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5)08(b)-0019-06

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5.23.04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2YFSH0035);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GXKY2200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DK2021060)。

[作者简介] 徐阿古达木(2001-),男,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2023级中药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蒙药有效物质及药理研究。

[通讯作者] 陈红梅(1976-),女,博士,主任蒙药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蒙药有效物质及药理研究。

(收稿日期:2025-05-22)

(修回日期:2025-06-2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