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现状与分析

王崇祥1, 倪爽1, 刘鸿齐2

【作者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管理处
【分 类 号】 R-1
【基    金】 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24040 30401197)。
全文 文内图表 参考文献 出版信息
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现状与分析

王崇祥1 倪 爽1 刘鸿齐2

1.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管理处,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发文量、导师招生情况及研究主题等内容,探讨人文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为优化培养体系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文章,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4年12月。对年发文量、发文单位和导师招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BERTopic模型分析现阶段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与主题演化趋势。结果 共得到177篇人文医学学位论文,2011—2017年人文医学学位论文年发文量较低,2018年后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小高峰后有所回落。人文医学学位论文发文量居前3位的院校为山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山东大学。177篇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共涉及53位实际招生的研究生导师,招生3届及以上的导师有19名(35.85%)。研究主题主要涵盖医疗患者与传染病防治、医患关系与疾病管理、姑息治疗与医患共情、健康机构与人群健康关怀四方面。结论 政策驱动下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培育取得显著发展,但存在培养规模需进一步扩大、导师队伍有待加强、培养主题需丰富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导师队伍建设,丰富培养主题,紧密围绕当代医学人文关怀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推动我国人文医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论文;人文医学;研究生

自人类出现之始,健康和医学即以人文观念的形式出现。随着不断发展与演变,医学逐渐成为一门最具人文关怀性的学科[1]。人文医学来源于医学人文在应用方面的现实需要,并承担着医学的部分功能,是现代医学四大支柱之一[2]。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文医学以医学领域中人文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既关注医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规则,又指向诊断疾病、与患者沟通的健康人文环境[3]。我国对人文医学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如2012年3月《“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4]、2014年6月《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5]、2017年7月《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6]、2018年4月《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7]、2021年5月《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8]、2024年9月《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9]。政策涵盖人文医学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全方位推动了人文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在人文医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重点不突出,未能反映当代医学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够清晰,存在重复现象等问题,这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影响[10]。本研究以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调查2011年以来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发文量、导师招生情况、研究主题等,分析人文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并为优化培养体系提供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系统检索数据库,搜集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搜索时间为2025年4月。在数据库中对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最早发文年份为2011年,因此以2011年1月为检索起始时间。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4年12月。选择高级检索,范围:学位论文,检索项:学科专业名称,专业:人文医学,排除非学位论文和非人文医学专业的论文。选择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25年4月。选择高级检索,文献类型:学位论文,检索信息:学位—专业,专业:人文医学,精确检索,排除非学位论文和非人文医学专业的论文。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合并去重,得到最终有效数量。

1.2 研究方法

对年发文量和区域、论文单位的发文量、导师招生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利用BERTopic模型进行量化研究,借助jieba分词工具对文献摘要进行分词处理,形成词汇列表;采用paraphrase-multilingual-MiniLM-L12-v2进行文档嵌入;利用UMAP算法降低嵌入的维数;利用HDBSCAN算法减少嵌入并创建语义相似文档的聚类;使用c-TF-IDF算法计算类中词汇的重要性,对数据集进行主题提取。

2 结果

2.1 发文量及时间趋势

中国知网共检索出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152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共检索出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148篇,合并去重后共得到177篇。2011—2017年每年人文医学学位论文发文量不足10篇,2018年为转折点,此后虽呈波动趋势,但较之前明显增多。见图1。

图1 2011—2024年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发文量趋势

177篇人文医学学位论文包含硕士论文151篇,博士论文26篇,涉及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9所院校,其中遵义医学院在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各院校论文数量见表1。

表1 2011—2024年各院校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发文量

2.2 导师招生情况

177篇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共涉及53位实际招生的研究生导师,招生3届及以上的导师有19名(35.85%);15名导师招生2届(28.30%);19名导师仅招生1届(35.85%)。

2.3 主题分布分析

借助topic_model.visualize_documents()函数进行主题分布可视化,如图2所示。模型将人文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取出4个主题。

图2 主题聚类分布

图中以不同颜色区分主题分布,灰色部分表示未聚到任何一类,视为噪声。

2.4 主题内容分析

借助topic_model.visualize_barchart()函数,对4个主题下排名前5位的特征词进行可视化展示,如图3所示。调用model.visualize-topics()函数,生成交互式图谱,主题交互式图谱将主题用圆圈表示,如图4所示。4个主题彼此之间距离适中,主题互相独立,区分度较高,结果较为可信。当前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围绕着医疗患者与传染病防治、医患关系与疾病管理、姑息治疗与医患共情、健康机构与人群健康关怀4个方向。

图3 主题特征词分布

图4 主题交互式图谱

圆圈的大小代表该主题的热度,圆圈之间距离的远近代表主题间的相似度,距离越近主题相似度越高。

3 讨论

3.1 发文量有所增加

从发文量来看,我国人文医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7年。在此期间人文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年发文量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此时处在学科建设初期,人文医学作为医学与人文社科的交叉领域,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高校培养机制尚未成熟,招生人数较少,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不多[11]。第二阶段:2018年至今。2018—2021年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于2023年达到高峰。由于国家及各地政策支持,部分高校开始重视人文医学学科建设,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师资。部分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研究中心,如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培养策略。2023年之后由于高校学科研究方向需求、行业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对人文医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使得2024年学位论文的产出量相应下降[12]。总体来看,十几年来中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得到了显著发展,研究体系也不断完善,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3.2 政策支持助力培养规模不断完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医学终极价值——人文价值的回归,国家也多次出台文件强调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引起中国众多学者对医学人文的研究与思考[12]。在政策支持下,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初见成效,学位论文数量不断增长,其中华北、东北地区发文量较多。华北地区主要领跑院校为山西医科大学,东北地区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发文量排名靠前。

上述高校在人文医学培养领域的发展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前,已有部分省份的人民政府或省卫生健康部门陆续颁布相关支持政策和通知,为人文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其中位于华东地区的江苏省于2017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13];华北地区的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发布《山西省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14],同月辽宁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15];而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省起步较晚,于2018年4月发布《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16]。由此可见,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推动是高校人文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

3.3 导师队伍尚需进一步加强

医学生的人文教学,必须紧贴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成为医师培养的总体目标——卓越医师必备的品格和能力。研究生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人文医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传承,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队伍承担起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本研究结果显示,53名实际招生的研究生导师中招生1~2届研究生占比为64.15%,招生3届及以上的导师仅占35.85%,提示人文医学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需进一步完善。

3.4 培养主题相对明确

医疗患者与传染病防治围绕医疗、患者、传染病等主题词,主要聚焦患者知情权与传染病防治两方面。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关乎患者的切身利益,它对于医患关系的维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7]。人文医学教育强调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患者知情的重要性。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8]。传染病防治是医疗体系的重要职能。在此过程中,患者有权利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预后及可能的风险等信息。医护人员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确保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主决策。保护患者的隐私,严格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避免因隐私泄露导致患者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医患关系与疾病管理主题词紧密围绕患者、疾病、医患关系、医师等展开,涵盖从患者就医体验到疾病管理、医患互动多个方面。在医疗实践中,人文关怀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是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治疗而触及人类情感、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深层次关怀,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19]

姑息治疗与医患共情聚焦医患沟通前提下姑息治疗及医师与患者的共情。姑息治疗是一种旨在提高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照护方式。通过早期识别、准确评估和治疗疼痛及其他生理、心理和精神的问题,可有效预防并缓解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可能舒适且有尊严地生活[20]。在姑息治疗中,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及对生命意义的困惑等多种问题。医师具备共情能力,能够深入理解患者的感受,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情感连接,从而更好地开展姑息治疗工作。

健康机构与人群健康关怀聚焦医疗机构在不同人群和地域的医疗服务提供,涵盖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新生儿及农村居民等多方面。医疗服务的提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保障,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承担着多样化且饱含温度的医疗服务职责。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21]

4 对策建议

4.1 保障人文医学专业建设政策支持

人文医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可加强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人文医学纳入交叉学科的一级学科门类,在学科评估、招生指标、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人文医学从学科地位上实现质的转变[22]。作为学科建设主体的高校,要主动将人文医学纳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人文医学与其他学科在资源配置、师资建设、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平等化建设与支持,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其纳入医学教育评价体系,形成自上到下、系统化的政策支持框架。

4.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推动人文医学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在高校层面,可以设置人文医学相关的课程,但不应限于人文医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授课。人文医学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医学、人文社科等多学科领域,因此高校可引进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业讲师,丰富人才队伍的学科构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突破现有各学科间的壁垒,为研究生提供多维度的学术指导和研究视角。部分缺少医学知识的人文教师也要发扬学科的长处,克服不懂医学的短处;除了传统的教学和科研人才,还可以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教学,为研究生带来实际工作中的医学人文案例和实践经验,使研究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需求,增强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建由多位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通过团队合作指导研究生,发挥各导师的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知识面,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创新能力。

4.3 丰富研究主题,拓展医学人文研究领域

引导研究生关注当前医学领域中的热点人文问题,如医患关系、医疗伦理困境、健康公平等。鼓励研究生开展实证研究,为改善医疗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鼓励研究生深入挖掘医学历史中的医学人文资源,如古代医家的医德思想、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等。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医学人文传统,为现代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养分。人文医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医学生在成为医师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协商、床边诊断和团队精神[23]。因此人文医学的研究主题也应多关注临床领域,将人文医学理论更好地融入临床医疗实践,促使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中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和人文关怀。已有研究证明,人文医学的应用能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24]

5 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人文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人文医学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但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应以政策引领加强人文医学学科建设,明确学科边界;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引进多学科背景人才,提升导师指导水平;丰富培养主题,紧密围绕当代医学人文关怀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医学发展注入更多人文力量,推动人文医学从理论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为培育具有人文温度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提供持续动力,助力我国医学事业朝着更加人性化、全面化的方向前进。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大健康人文:医学人文与健康人文的未来[J].医学与哲学(A),2017,38(6):6-9.

[2]刘欢,王锦帆.医患价值观视域下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的异同与教育[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192-194.

[3]张洪雷,张宗明.我国高校人文医学交叉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逻辑[J].江苏高教,2023(9):83-87.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2-03-21)[2025-06-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3/21/content_6094.htm.

[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EB/OL].(2014-06-30)[2025-06-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407/t20140714_1788 32.html.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11)[2025-06-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11/content_5209661.htm.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18-04-28)[2025-04-17].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4/28/content_5286645.htm.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05-14)[2025-04-17].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04/content_5615473.htm.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EB/OL].(2021-09-29)[2025-04-1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0/content_6979036.htm.

[10]杜治政.人文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J].医学与哲学(A),2017,38(4):4-8.

[11]邹明明,刘虹.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人文医学教育教学组织状况调查报告[J].医学与哲学(A),2015,36(7):19-23.

[12]张慧颖,王锦帆,马宇昊,等.新时代中国医学人文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5,38(3):336-345.

[13]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7-09-30)[2025-04-27].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7/9/30/art_46144_6041143.html.

[1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7-12-05)[2025-04-27].http://www.shanxi.gov.cn/zfx xgk/zfxxgkzl/fdzdgknr/lzyj/szfbgtwj/202205/t20220513_597 8156.shtml.

[15]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7-12-13)[2025-04-27].https://www.ln.gov.cn/web/zwgkx/zfxxgk1/zc/xzgfxwj/szf/szfbgtwj/20230106095 41513781/index.shtml.

[16]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8-04-28)[2025-04-27].https://www.guizhou.gov.cn/zwgk/zfgb/gzszfgb/201804/t20180414_70523343.html.

[17]刘启恒,谭晓莉.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制度在医患关系中的反思与重构[J].医学与哲学,2025,46(3):42-46.

[18]马云笛,任菁菁,邱艳.我国全科医师在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38-143.

[19]张璨.实施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的价值依据与着力点思考——基于《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5,38(4):522-530.

[20]陆林.国际麻管局委员手记之六:姑息治疗——服务人类健康,防止滥用风险[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5,34(1):3-4.

[21]潘佳,纪慧.医养结合机构优化“五位一体”医学人文关怀服务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5):578-582.

[22]张彦会,沈瑞林,张玥.人文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医学与哲学,2024,45(16):35-38.

[23]张大庆.医学人文学的三次浪潮[J].医学与哲学(A),2015,36(7):31-35.

[24]杜雨津,王海明.人文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22,38(17):96-98.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in China

WANG Chongxiang1 NI Shuang1 LIU Hongqi2

1.School of Management,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Province,Jinzhong 030600,China;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ublication volume,advisor enrollment situation,and research topics of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in China,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humanities medicine,and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Methods The system searched for relevant articles on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from CNKI and Wanfang Data.The search period wa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24.Descriptive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 volume,publication units,and advisor enrollment situation,and the BERTopic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me evolution trend of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at this stage.Results A total of 177 dissertations in humanistic medicine were obtained.The annu al publication volume of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was low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1—2017,after 2018,it showed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reaching a small peak in 2023 and then declining somewhat.The top three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volume on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wer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and Shandong University.A total of 177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involved 53 actual graduate advisors who recruited students,among them,19 advisor (35.85%) recruited students for three or more terms.The research topics mainly cover four aspects: medical patients and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disease management,palliative care and doctor-patient empathy,and health organizations and population health care.Conclusion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humanities medicine in Chin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drive of policies,bu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scale of cultiv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expanded,the advisor team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and the cultivation themes need to be enriched.In the future,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advisor team,enrich the training themes,closely focus on the major practical issues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humanistic care,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Dissertation;Humanities medicine;Postgraduate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5)08(b)-0044-06

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5.23.08

[基金项目] 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24040 30401197)。

[作者简介] 王崇祥(2000.5-),男,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2023级图书情报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医学。

[通讯作者] 刘鸿齐(1982.1-),男,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文医学。

(收稿日期:2025-05-22)

(修回日期:2025-06-24)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