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5.25.09
中图分类号:R917
逄雪超, 冯欣, 陈丽芳, 刘继业, 段松冷, 徐晓宁, 曹磊, 姜德春
| 【作者机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 | 
| 【分 类 号】 | R917 | 
| 【基 金】 | 北京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BHTPP2024081)。 | 
在药品“零加成”政策及市售药品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医院自制制剂处境艰难[1-2]。既要发挥公益属性、保障患者用药,又要控制成本,争取收支平衡成为医院制剂室的重要课题。自制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是市售药品的重要补充,具备效期短、批量小、周转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药检成本在批次药品成本中占比较高,不容忽视[3-5]。
药检室负责各种药品检验、质控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经济效益难以量化,其成本控制潜力也常被忽视,现有关于药检室管理的工作通常聚焦于差错防范、质量保证、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检验技术提升等方面,忽略了药检室存在的实验工作不计消耗、不讲成本的现象,同时药检试剂耗材多、效期短,天然存在管理难点,尽管部分从业人员提出细节管理策略,但这些研究也未考虑成本[6-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担多种维生素E为主要药效成分产品的加工,该类产品用量大,报批检验方法不统一,实际上该类产品的检验方法已多有报道,但均未考虑经济原则[22-24]。药检流程成本优化可帮助相关部门梳理工作流程,提高从业人员成本管理意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本研究拟通过调整溶剂体系、优化色谱分析条件,探讨维生素E含量检测成本优化的可能性。
1260液相色谱系统(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天平XS105(0.01 mg,美国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水浴锅(上海一恒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维生素E乳膏样品(批号:20241111,实验室自制);维生素E对照品(批号:100062-20181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化水(自制);甲醇(色谱级,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乙醇(纯度95%,北京贞玉民生药业有限公司)。
2.1.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C18 5 μm,4.6 mm×50 mm色谱柱(苏州纳谱分析技术公司),以纯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等梯度洗脱检测,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选取284 nm紫外波长为检测波长,理论塔板数≥2 500。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维生素E对照品约50 mg,置于2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醇,70 ℃水浴使溶解,室温放凉,再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2.5 mg/ml维生素E标准品母液;取2 ml母液置10 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500 μg/ml维生素E对照品溶液。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量取样品0.5 g置2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醇适量,置70 ℃水浴中振摇,使溶解并冷藏3 min恢复至室温,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取上清液用0.45 μm滤膜过滤,即得待检样品。
2.1.4 空白辅料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空白基质0.5 g,置20 ml量瓶中,加入乙醇适量,置70 ℃水浴中振摇,使溶解并冷藏3 min恢复至室温,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取上清液用0.45 μm滤膜过滤,即得待检样品。
本研究对维生素E含量检测方法进行参数优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2020版四部通则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和四部通则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满足检验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回收率、定量限、检出限、稳定性等要求。
2.2.1 方法学考察
2.2.1.1 专属性试验 取“2.1.2”项下维生素E对照品、“2.1.3”项下供试品溶液及“2.1.4”项下空白辅料溶液各20 μl注入仪器并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辅料对待测物质无干扰;主成分色谱峰与对照品溶液对应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主成分色谱峰与杂质及溶剂峰完全分离,无干扰;系统适用性实验色谱图显示维生素E出峰位置附近无杂质峰,能够实现有效分离,见图1。2.2.1.2线性范围 精密量取“2.1.2”项下维生素E对照品2.5 mg/ml母液1、2、3、4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精密量取3 ml和2 ml母液分别置20 ml和50 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250、375、500、750、1 000 μg/ml的线性溶液。按照“2.1.1”项下的色谱条件,取上述各浓度的线性溶液20 μl,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为0.999 8,提示维生素E在100~1 0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维生素E标准品、乳膏产品有效成分及其空白辅料高效液相色谱图
2.2.1.3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样品0.5 g(批号:20241111)6份,各测定1次,按照“2.1.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含量,维生素E的标示量为100%,平均含量为100.4%,RSD为2.32%,提示仪器重复性良好。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不同仪器RSD为0.040%,结果提示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
2.2.1.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约0.5 g(批号:20241111),置10 ml容量瓶,共9份,分成3组,每组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母液0.8、1.0、1.2 ml,按照“2.1.3”项制备成加样回收率样品,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上述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获得维生素E平均加样回收率99.96%,RSD=0.10%,见表1。
表1 维生素E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2.2.1.5 定量限与检出限 取对照品溶液逐级稀释,得到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设定量限S/N=10,检出限S/N=3,维生素E的定量限为60 μg/ml,检出限为20 μg/ml,见图2。
 
    图2 维生素E检测限和定量限液相色谱图
2.2.1.6 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批号:20241111)在0、2、4、8、24 h分别进行测试,记录色谱图,峰面积为2 968.8、2 982.5、2 983.5、2 979.1、2 979.2,RSD=0.18%。结果提示本品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2 检验成本核算
本研究对维生素E含量检测过程进行优化,在满足检验方法学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检验成本,见表2。
表2 药品检验流程优化前后差异
 
   以单批次检测为例,优化流程后,采用乙醇(95%)替代甲醇作为溶剂,降低了溶剂成本;另外采用20 ml容量瓶进行样品前处理,每批次检测可节省20ml溶剂。短柱本身成本降低60%,50 mm色谱柱将单批次分析时间从80 min缩短至40 min,机时缩短50%,人工工时缩短44.4%,流速从1.0 ml/min降低至0.8 ml/min,节约流动相48 ml,与溶剂合计共减少68 ml废液。
将该策略用于其他维生素E品种的检测,同样能够实现节省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
维生素E为脂溶性较强的化合物,需高纯度有机相溶解,选择9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效率与甲醇相当,充分满足检品检验需求,更重要的是乙醇低毒,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毒性损害、节省了防护成本。另外,本研究在选用容量瓶时,理论上容量瓶体积越小越节省溶剂,尽管10 ml甚至体积更小的容量瓶更加经济,但体积越小的容量瓶稳定性越差,在实验员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倾倒事件,因此,最终选择20 ml容量瓶。
本研究针对维生素E含量检测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成本优化,形成了一套针对药检流程的成本优化策略,提示药检工作成本控制的可行性,为药检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种管理思路和参考。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 陶春,宋洪涛.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制剂的发展思路[J].药学实践杂志,2016,34(6):574-576.
[2] 杜鸿灵,刘伟,何玉华,等.2017年至2022年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制剂使用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药业,2024,33(4):6-9.
[3] 刘舒雅,陈健明,张晓幸,等.六西格玛法在改善医院制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5,15(6):156-159.
[4] 纪秋凤,邹海娟,李瑞明,等.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现状及风险防控分析[J].今日药学,2021,31(12):938-941,960.
[5] 王蔚文.财务视角下医院制剂经营发展策略研究——以NJS中医院为例[J].财讯,2023(13):120-122.
[6] 周绍华,栾洁,薛萍.药品检验设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探讨[J].实验室检测,2024,2(11):99-101.
[7] 石伟丽.食药检机构管理会计应用探究[J].会计师,2022(19):109-111.
[8] 杨玫.细节管理模式在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8):226-228.
[9] 周月霞.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5(1):80-82.
[10] 李重洋,金成花,康兆林.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195.
[11] 刘晓颖,单薇,王莎莎,等.浅谈药品检验机构质量控制体系中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2025(2):79-81.
[12] 秦华,于德志.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5):49-51.
[13] 高小于,刘鑫.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2(9):45-48.
[14] 高峰.信息化技术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时效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食品安全导刊,2024(10):152-154.
[15] 肖志慧.基于信息化技术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时效性的路径[J].信息系统工程,2020(9):20-21.
[16] 李慧芳,薛自燕.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实验室检测,2025,3(1):65-67.
[17] 孙巧巧,仇平平.“互联网+”时代提升药品检验技术水平的路径研究[J].实验室检测,2025,3(5):87-89.
[18] 方毓明.药检所试行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国药事,1999(1):18-19.
[19] 方韵.浅谈金蝶K3在药检机构试剂耗材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7):129-132.
[20] 唐兰,黄心一,何小丽,等.提高药检室计量管理水平确保自制制剂质量[J].西藏医药杂志,2000,21(1):35-36.
[21] 郭国栋,张大为,徐爱民.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问题及其防控[J].中国质量监管,2023(2):82-83.
[22] 李晓燕,李钰鑫,李侯,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胺酯维E乳膏中维胺酯和维生素E的含量[J].广东化工,2024,51(15):140-142,115.
[23] 熊英,李敏,樊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珍珠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36(9):717-720.
[24] 王琤帅,戴拥燕,舒展,等.HPLC法测定维生素E尿囊素乳膏(Ⅱ)中维生素E和尿囊素的含量[J].海峡药学,2020,32(10):66-68.
[2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四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inspection cost of vitamin E cream content detectio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