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显微外科操作课程中的运用

门乙, 曹钰彬, 李春洁, 李龙江

【作者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分 类 号】 R782.05
【基    金】
全文 文内图表 参考文献 出版信息
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显微外科操作课程中的运用

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显微外科操作课程中的运用

门 乙 曹钰彬 李春洁 李龙江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显微外科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20—2023级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80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参与课程的38名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参与课程的42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口腔颌面外科操作技术客观结构化评价情况、手术技术的综合评估量表评分和问卷调查反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前两针位置正确避免血管扭转、检查通畅性和严密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动作、关键步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学习目标明确和具体、课程进度安排合理、愿意在未来进一步学习显微外科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口腔颌面外科显微操作课程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熟悉手术流程和关键步骤,并提升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口腔医学教学;口腔颌面外科;显微外科;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显微外科在多种外科领域中广泛应用,对术者的操作精度和协调能力提出较高要求[1-3]。因此培训周期较长,技能训练更精细[4-5]。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修复重建术中,显微外科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6-7]。然而,由于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初学者难以直接参与临床操作,主要依赖于模拟训练模型进行技能培养。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型包括非动物材料、离体组织及活体动物模型,学生可按由简至繁的路径逐步提升操作能力[8-10]

传统显微外科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模式,课程安排依赖教师经验,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学反馈滞后,限制教学效果的提升[2,11-12]。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提供新的解决方案[13-15]。该模式依托学习通平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理论内容,课中专注实操训练与问题讨论,课后通过平台交流、复习并完成考核。相比传统教学,该模式更具灵活性与个性化,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习进度并调整教学策略[15-18]。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比较“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的效果,以期为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更高效的教学路径与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20—2023级专业型口腔颌面外科80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年龄22~26岁,其中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参与课程的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参与课程的学生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20—2023年选修实用显微外科课程的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②需要掌握基础的外科缝合技巧;③已经完成显微外科的理论课程学习。排除标准:曾参与其他显微外科操作培训及未完成理论课程的学生。对照组38名,男22名,女16名;平均年龄(23.82±1.43)岁。观察组42名,男19名,女23名;平均年龄(23.86±1.68)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WCHSIRB-D-2025-340)。样本量计算公式:

第1类错误概率α=0.05,对应Z1-α/2=1.96;第2类错误概率β=0.2,对应Z1-β=0.84;标准差σ=1.2;效应值δ=1.0;计算得出n≈23。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逐步采用橡胶管、离体鸡腿血管、离体兔腿血管和离体鸡翅血管模型吻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课时的操作练习,并在课程结束后利用大鼠颈内静脉模型进行血管吻合技能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练习和考核的吻合模型与传统教学模式一致。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上进行操作练习,每次操作完成后由教师打分,并将照片和分数上传至超星学习通。操作过程中或课后,学生可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并将问答内容同步上传以便复习。每节课后,学生需记录自身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反馈对掌握情况较弱的学生给予针对性指导,观察其操作并纠正错误,以提高学习效率。

1.3 观察指标

学生血管吻合操作技术的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大鼠颈内静脉模型进行考核,两名具有丰富血管吻合经验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师利用Caminiti等设计口腔颌面外科操作技术客观结构化评价(objective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skill,OSATS)中血管吻合清单和Sidhu等设计手术技术的综合评估量表(global rating scale,GRS)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独立评分,考生操作完成后,两名评分教师讨论后确定最终评分。OSATS评分标准:每项正确完成得1分,未完成不得分;GRS每项评分1~5分[19-20]。参与两组评价的两名教师相同,均为主治医师,当两名教师对学生OSATA评分不一致时,将由另一名主任医师进行复评。学生的反馈评价:问卷在课程结束后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课程进度安排是否合理、课程是否生动有趣、教师指导是否对课程的学习有帮助、我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学习、学到的知识对临床实践是否帮助、是否愿意在未来进一步学习显微外科技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OSATS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前两针位置正确避免血管扭转、检查通畅性和严密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OSATS情况比较(名)

注OSATS:口腔颌面外科操作技术客观结构化评价。

2.2 两组GRS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动作、关键步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RS评分比较(分,

注GRS:手术技术的综合评估量表。

2.3 两组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

两组的学习目标明确和具体、课程进度安排合理、愿意在未来进一步学习显微外科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名)

3 讨论

显微外科课程在外科学教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面向具有一定外科基础的低年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自开展显微外科操作教学以来,已成功为研究生提供长达8年的显微外科培训。该课程结合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其中大量的手术操作练习对低年资医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其成长为合格显微外科医师的核心环节。然而,显微外科教学在其独特性与挑战性方面不容忽视:所有操作需在显微镜下完成,要求操作者具备高度的手眼协调能力,且视野的变化与视角偏差需精确掌控;操作过程中涉及的微小、脆弱组织要求操作者在施力时极其精准,以避免对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显微外科器械与常规外科器械存在显著差异,且显微镜下视野受限,使操作者必须采用与传统手术截然不同的操作技巧。这些特点使显微外科教学面临诸多挑战,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和优化[21-2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通常根据经验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学时及制订考核标准,旨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显微操作技能。然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学生在外科基本功、手眼协调能力及镜下操作适应性方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导致课程难以全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效率。其次,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因此,亟须探索更高效、灵活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兴起,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为解决显微外科教学中的多重挑战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在显微外科课程中实施该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基础。参与课程的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通常已掌握基本的外科技能,并完成相关理论学习,为实施新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当前网络教学平台的迅速发展为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显示,网络平台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23-25]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低年资医师显微外科课程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在操作技能评估中,观察组在OSATS评分上表现更突出,尤其是在减少无效操纵和操作关键步骤的掌握方面显示出该模式的优势。在GRS评估中,观察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教学反馈的即时性和个性化指导密切相关。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给予个性化指导,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动物模型考试中展现出更高的自信心,减少操作中的犹豫和无效动作,能更好地将时间投入手术关键步骤的操作与结果检查中。观察组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更清晰,课程进度的跟进情况良好,从而促进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提示“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显微外科技术的学习效果,为培养具有显微操作技能的年轻医师开辟新途径。本研究为非同期对照设计,可能存在因时间差异引入的混杂因素。但两组学生均来自同一教学单位、入学年份相近,入学标准、课程安排及考核方式一致,具备一定的可比性。研究过程中严格设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尽量控制选择偏倚。未来可进一步优化设计,采用同期对照方案,以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推广性。综上所述,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显微外科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其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在更多教学中心推广应用,并成为显微外科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基于“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口腔颌面外科显微操作课程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差异化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王剑利,王成琪.显微外科十年历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24):2209-2212.

[2] 常树森,何春念,陈伟,等.基于O-AMAs模型的教学方法在整形外科规培医师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5,36(1):53-56.

[3] 孙宇.大力推广脊柱显微外科技术,努力提升颈椎外科手术精准度[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5,18(2):97-100.

[4] 韩正学,张陈平,季彤,等.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显微外科培训方法的探讨[J].北京口腔医学,2008,16(5):293-294.

[5] 孔凌祥,徐西,徐岗,等.显微外科技能教学的培训难点及其规范化教学体系构建:针对肝脏移植医师[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5,32(1):50-54.

[6] MARKIEWICZ M R,MILORO M.The evolution of microvascular and microneurosurgical maxillofacial reconstruc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8,76(4):687-699.

[7] 张陈平,杨溪.我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的发展及展望[J].肿瘤学杂志,2023,29(8):642-645.

[8] SCHAVERIEN M V,BUTLER C E,SUAMI H,et al.Comparison of live rat femoral artery model with intraoperative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J].J Reconstr Microsurg,2017,33(9):641-648.

[9] MALAS T,AL-ATASSI T,BRANDYS T,et al.Impact of visualization on simulation training for vascular anastomosi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8,155(4):1686.e5-1693.e5.

[10] SAFI A F,SAFI S,TAYEH M,et al.A novel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training model using gradually thawed cryopreserved microvessels of rat cadavers[J].J Craniomaxillofac Surg,2018,46(7):1126-1131.

[11] 闫冰,王天一,戴小博,等.阶梯积分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的运用[J].重庆医学,2024,53(10):1581-1584.

[12] 林俊卿,胡文成,郑宪友.基于TCPT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3,37(4):484-488.

[13] 牛小利.超星学习通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4,26(11):104-106.

[14] 张勇.“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以应用写作课程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6):106-108.

[15] 焦朋飞,牛秋红,韦宇平,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22):45-47.

[16] 张丽君.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英语阅读移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2):91-93,96.

[17] 朱利霞,常云霞,胡春红.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生态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25,31(4):123-127.

[18] 丁尚.基于学习通+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交通企业管理,2025,40(2):128-130.

[19] CAMINITI M F,DRIESMAN V,DEMONTBRUN S.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objective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skills (OMOSATS) examination:a pilot study [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21,50(2):277-284.

[20] SIDHU R S,CHEN J,BAXTER K,et al.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vascular skills assessment for surgical trainees[J].Am J Surg,2009,197(5):591-594.

[21] 谢蟪旭,李龙江.显微外科手术教学方法改进的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1):53-54.

[22] 李敏雄,黄昕,邝依敏,等.扩展现实技术在显微外科及其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2,33(8):504-507,515.

[23] 李晓光,何悦.网络平台在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初步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20,14(1):47-50.

[24] 章文博,苏家增,郭玉兴,等.网络PBL教学方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11):905-908.

[25] 马春跃,何悦,阮敏,等.数字感知技术在新时代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融合创新及应用探索[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5,18(1):75-80.

Application of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the microsurgery operation course for professional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postgraduates

MEN Yi CAO Yubing LI Chunjie LI Longj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National Center for Stomatology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al Diseases&West China School of Stomatology,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of“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l in the microsurgery operation course for professional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postgraduates.Method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a total of 80 post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at 2020—2023 cohort in West China School of Stomatology,Sichuan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among them,38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ourse from Sept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the control group,and 42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ourse from September 2022 to December 2023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l.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skill,global rating scale score,and feedback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Proportions of correct positioning of the first two injections to avoid vascular torsion,check for patency and tight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Effective action,key step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ear and specific learning objectives,reasonable course schedule,and willingness to further study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in the fu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l in the microsurgery operation course for professional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elps students clarify learning objectives,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surgical processes and key steps,enhance learning interest,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Oral medical education;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Microsurgery;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R78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5)09(a)-0154-04

DOI: 10.20047/j.issn1673-7210.2025.25.28

[作者简介]门乙(1987.1-),男,博士,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术后缺损重建、唾液腺疾病的内窥镜治疗等工作。

[通讯作者] 李龙江(1963.1-),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术后缺损重建等工作。

(收稿日期:2025-04-07)

(修回日期:2025-07-08)

X